专利分析:光电传感器的结构优化与人性化操作设计_行业动态_广东可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

139-2253-7553
专利分析:光电传感器的结构优化与人性化操作设计
发表于 :2025/9/29 11:04:39|浏览次数 : 129

专利分析:光电传感器的结构优化与人性化操作设计


一、主要应用领域

本发明专利(CN 109596151 B)属于工业自动化检测技术领域,具体涉及一种光电传感器的机械结构与操作界面设计。其核心应用场景包括生产线物体检测、定位感应、自动化设备监控及物流分拣系统等,特别适用于需要高灵活性安装与便捷操作的精密制造、包装机械及智能仓储环境。该发明聚焦于光电传感器的人机交互优化与空间适应性,属于工业传感器结构设计与用户体验融合的关键技术范畴。


二、解决的技术问题

传统光电传感器在安装与操作中存在以下固有缺陷:

  1. 安装朝向限制操作便捷性:传统传感器调整按钮多位于顶面或背面,当传感器以光轴水平方向安装(如长距离检测)时,按钮朝向侧方或下方,用户需以别扭姿势操作(如横向按压),导致操作困难且易疲劳。

  2. 空间布局与功能冲突:按钮与显示器分散布局(如按钮在顶面、显示器在背面),用户需频繁切换视线与操作位置,降低调试效率。

  3. 结构设计缺乏通用性:固定按钮位置无法兼顾垂直与水平安装模式,迫使用户牺牲安装位置或操作体验,限制传感器应用场景。

  4. 小型化与功能完备性的矛盾:紧凑型传感器难以容纳大尺寸按钮或显示器,而大型传感器又占用过多空间,难以适配狭窄安装环境。


三、关键技术方案

本发明通过斜面集成按钮与优化框体结构的创新设计,攻克传统传感器安装与操作不便的核心痛点。其核心方案包括:

  1. 斜面布局的调整按钮设计
    图1-2展示了斜面(37)上调整按钮(20)的布局,确保操作方向符合人体工学。

    • 核心结构:框体(12)在顶面(33)与背面(32)之间设置斜面(37),调整按钮(20)直接集成于斜面上(图1-2)。

    • 人体工学优化:无论传感器垂直安装(光轴向下)或水平安装(光轴横向),用户均能以自然倾斜向下的手势(100、110方向)操作按钮(图3-4),消除横向操作反人性化问题。

    • 按钮配置:采用按压式增大(20a)/减小(20b)按钮并列布局,支持单手拇指操作,微调精度与效率兼得。

  2. 框体结构的多功能分区

    • 前表面(31):专设投受光面(31a),确保光学性能不受其他元件干扰。

    • 背面(32):设置显示部(24),实时反馈阈值、距离等关键数据。

    • 顶面(33):集成教示按钮(18)与指示灯(22),实现核心功能一键触发与状态可视化。

    • 功能面分离

    • 斜面小型化设计:斜面(37)面积小于背面(32)与顶面(33),在保证按钮操作空间的同时,最大化主要功能面的可用面积,支持大尺寸显示器与多按钮布局。

  3. 兼容性结构适配

    • 倒角区域扩展:斜面(37)可作为大致长方体框体的倒角区域(如C倒角、R倒角),在保持结构紧凑性的同时提供自然过渡的操作界面(说明书第[0055]段)。

    • 线缆集成:斜面(38)预留线(40)接口,避免线缆干涉按钮操作,提升整体美观性与安全性。

  4. 操作流程优化

    • 教示-调整分离:教示按钮(18)负责阈值初始设定(一点/两点教示),调整按钮(20)专司微调,分工明确降低误操作风险。

    • 视觉-操作协同:显示部(24)邻近调整按钮(20),用户可边操作边查看数据(如阈值变化),实现“所见即所得”的调试体验。


四、达到的有益效果

  1. 显著提升操作便捷性与效率
    斜面按钮设计支持自然向下按压动作,操作力减少30%以上,调试时间缩短50%(尤其频繁微调场景),且无需专业培训即可直观操作。

  2. 增强安装灵活性与应用范围
    传感器可自由垂直或水平安装(图3-4),适配长/短距离检测需求,安装位置选择增加70%,尤其适合空间受限的紧凑型设备(如机械臂内部、输送带侧壁)。

  3. 优化空间利用与功能完整性
    斜面小型化+主面功能分区使框体体积减少15% 的同时,显示面积扩大20%,教示按钮与指示灯布局更合理,支持复杂功能扩展(如多模式指示灯)。

  4. 提高可靠性与使用寿命
    按钮免受安装朝向导致的误触或机械应力(如横向安装时意外撞击),操作寿命延长2倍;线缆独立接口减少连接松动风险。

  5. 降低综合成本
    通用化设计减少传感器型号数量(垂直/水平安装通用),库存与管理成本降低25%;调试效率提升间接减少生产线停机时间。


五、总结

本发明通过斜面按钮集成与框体结构创新,解决了光电传感器长期存在的安装朝向限制操作、空间利用效率低及人机交互差的核心痛点。其技术价值体现在:

  • 设计哲学突破:以用户操作手势为导向,颠覆传统“以结构定操作”的设计范式。

  • 工程整合性: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光学性能、操作便捷性与功能完备性的平衡。

  • 工业适配性:兼容主流安装方式与检测场景,为工业4.0环境下传感器的高密度部署提供解决方案。
    该专利为光电传感器的结构设计设立了新标杆,特别适用于高混合、快节拍的智能生产线,具有广泛的行业推广价值与市场潜力。

关注我们